2014年4月18日,共青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生生活园区工作委员会、生活园区学生管理与服务中心在一食堂二餐厅开展“显微镜下的食堂”——走进食堂活动。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与学校食堂零距离接触以亲身体验的形式,感受学校食堂背后的故事。
生活园区学生管理与服务中心于4月16日于一食堂对面小广场设立“五道最受欢迎菜色”和“新菜推荐”投票点以及走进食堂活动报名点。4月17日投票结果在学生生活园区微信平台公布,糖醋里脊等五个菜被评为最受欢迎菜并于4月18日降价出售;酒酿圆子等七个菜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推荐,并列入食堂新菜研发菜单中。另有14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幸运获得免费餐券。

4月18日早上5点50分,参与早餐制作的14名同学准时在一食堂集合,在饮食服务中心专职监控员沈老师的带领下,陆续参观了餐具洗消间、原料洗切间、厨房间、面点间。了解洗碗机和消毒柜的运作,同学们对“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流程赞叹不已。为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食堂工作人员对每天早、中、晚三餐进行留样。“每个留样品种的重量要大于100克,每餐的留样要保留48小时”,这种对工作细节的认真把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同学们还亲身参与了面点的制作:压面片、摘剂子、擀面皮、捏褶子。看着自己捏的奇形怪状的包子,同学们纷纷感叹制作过程的不易。在得知面点阿姨为保障师生的早餐供应,凌晨4点就开始忙碌工作,大家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敬意油然而生!

9时30分,第二批参与中餐协助的11名同学由沈老师带队参观了洗切间、烹饪间等,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蔬菜的浸泡、摘洗、加工成形以及烹饪菜肴的全过程。随后,沈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米饭生产线。整道米饭全自动生产工序体现其专业性:过滤、淘洗、浸泡、配水、焖煮、出锅,每个环节都由电脑控制,确保每一锅的米饭品质都标准统一,米饭口感软硬适中。最后,大家到窗口协助工作人员盛汤打饭,不少同学感叹“吃饭容易,打饭不易,且吃且珍惜”。

此次活动的开展架起了后勤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食堂内部的整体运作程序以及食堂从采购、加工、烹调的各个环节对安全严格把关,保障师生的就餐安全,在感受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生活园区学生管理与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