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2点,本学期“仰山文化讲堂”第五讲“走进海宁——走近海宁方言”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海宁方言的记录者、研究者姚若丰应邀开讲。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金安主持,学院师生共1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讲座。
姚若丰老师是浙江海宁硖石人、海宁市高级中学老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1993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吾拉硖石话》开启了他对海宁方言研究的序幕。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对海宁地方方言及其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整场讲座,姚若丰老师从海宁和海宁方言、静观海宁方言、海宁名人与方言和海宁方言与文化四个部分来剖析海宁方言。浙江地方方言以吴语为代表,吴方言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国语·越语》中提到“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此处的“御儿”就是如今的海宁,故海宁又有吴根越角之称。在吴语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宁方言。
海宁方言以硖石话为代表,至今保留着古代汉语语音的基本风貌。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声母方面,一是辅音声母大多清浊相对,而且零声母也清浊相对;二是没有翘舌音。有着丰富的连读变调,海宁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和声调类型、语法结构有关。如普通话中的“不吃夜饭”在硖石口语中常常变成了“夜饭弗吃”。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事实上体现的是侧重点不同,硖石话中突出了宾语,类似于古汉语语法中的宾语前置。此外,姚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取代枯燥难懂的语法解说,让聆听讲座的师生们融入了硖石方言的曼妙世界之中。如海宁人在北京开车,因使用方言被交警误认为日本友人;海宁的“书记”到北京出差,被北方人误认为“司机”。
在讲到海宁名人和方言的部分时,姚若丰老师着重向大家介绍了王国维、章克标、胡明扬和徐志摩,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这些名人与海宁方言间的趣事。任教清华之时,王国维先生的授课以海宁方言为主,或夹杂带着浓厚硖石口音的普通话,难倒了众多学生。其中一句“呒啥”(没什么)更是让学生们一头雾水,只有同是来自海宁的吴其昌了然。姚老师笑称,在普及普通话之前,王先生已率先普及了海宁话。章克标老先生是著名的海派文学作家、日本文学翻译家,著有《文坛登龙术》。在他自嘲“呒不牙齿”(海宁方言:随便说说)的演讲上更是随性的摘下了假牙。《海盐方言志》的编撰者除了姚若丰老师,还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明扬先生。他在硖石居住多年,精通海宁方言,连海宁本地居民也无法明确区分的“田、电”(海宁方言读法)都能清晰的分出阳平阳去正合流2个调。中国的诗词讲究押韵,但许多名篇中却常有不押韵的情况出现,姚老师从方言的角度为大家讲解,令同学们茅塞顿开。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前四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用普通话念起来并不押韵,然而换成海宁话一念便再通畅不过了。同为海宁名人的徐志摩先生,属新月派诗人,他的《再别康桥》里有一段为“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里的“溯”和“歌”本该押韵,但是大家都无法理解徐志摩先生的韵脚在了何处,其实徐先生的“溯”和“歌”用海宁方言来解读就可行了。姚老师对海宁名人方言信手拈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姚若丰老师介绍了海宁话中的文化成分。海宁方言保存了古语古音、遗存外语痕迹,体现了民族文化。方言虽然不及普通话规范,但是它承载着地方传统文化,地方认同感强。如海宁市区有一家“蓝山咖啡”,生意极好,据说就是因为“蓝山”二字在硖石话中的发音“来赛”等同于“行(xing)”的意思,当地人非常喜欢借此吉言,故在多家咖啡吧中倾向选择此处。海宁方言在古汉语研究上也有它的价值,一些极其古老的语言,如意为“水”的“汤”字,仍为海宁百姓所使用。同时,姚老师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避方言中禁忌语,例如“晚爷”、“晚娘”、“亲家公”、“亲家母”和“二分头”这样的海宁话。
整场讲座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作为地方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活的化石,这些“逐渐消失的声音”亟待保护和传承,姚老师呼吁大家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要保护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