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汇智聚才 >> 正文

汇智聚才

汇智聚才

疫情背景下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策略——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


时间:2020-09-30;浏览次数:;作者:;来源: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地方经济和产业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中国经济贡献了60%GDP80%的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市场萎靡、支出费用巨大、现金流断裂的巨大困难。中小企业的稳定关系着中国经济、就业和社会的平稳。

作为在以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海宁办学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角度,与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通过多方的有效合作,缓解并解决疫情给校地企多方带来的诸多困难,为今后长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背景分析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速率的加快,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需求活力下降、企业生存环境弹性减弱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刻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常态,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海宁经济发展,特别是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对海宁的外贸企业和对外投资造成重大影响。海宁产业“老三篇”转型转向能力及“新三篇”和“战略三篇”的产业基础均比较薄弱,而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沪杭的虹吸效益和周边城市的普遍崛起,倒逼海宁加快发展,在企业普遍处于“小升规”甚至外贸订单明显减少的背景下,产业布局仍须迎难而上、跨越式优化提升。此外,受制于县域体制及资源要素体量,加之2020年“两会”提出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地施行,区域内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完整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等都受影响,最终表现为科创企业和高端人才根植难、产业联动效应弱等问题,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作为海宁本土高校,东方学院要围绕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专业设置,与海宁本地优秀企业建立更加紧密合作,为海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支撑,通过多种形式把更多毕业生留在海宁就业创业,服务海宁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海宁良好的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和平台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的平台。


二、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路和原则

当前,由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积极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命运共同体”,资源整合、功能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并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思路

针对目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情况下,建立校地企“命运共同体”要求地方院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建立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作为地方类院校,地方性是第一特征,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产业特色是地方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应用性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和合作研发。

(二)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目标

校地企“命运共同体”要围绕“融合”这个关键词,达成产教融合的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以地方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为代表,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与学院多方融合、权责清晰的长效运作机制,搭建产业企业与学院合作共赢的平台。二是提高地方经济主导行业参与学院的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形成学院与地方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三是健全完善学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更多学生留在地方创业或就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明显增强。

(三)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原则

首先,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构建校地企“命运共同体”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其次,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构建校地企“命运共同体”工作的多方联动发展。

第三,要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构建校地企“命运共同体”工作的合作长效机制。


三、校地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校地合作机制

要构建校地企“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建立一个综合协调机构,能够顺畅地把高校需求与地方政府与地方产业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推动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20209月,在《海宁市人民政府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校地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为统筹部署并协调推进双方校地合作,海宁市委市政府与东方学院成立校地合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发展战略组、产教合作组、人才合作组、校区共建组等4个工作组,具体推进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以产业学院为主体的合作平台

通过与相关产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工作的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系统,且有一定弹性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为学院提供应用型建设的载体和一揽子的应用型建设的方案,通过与产业共建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企业学院),打通与浙江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方案的对接,为建立区域性产教联盟、产教融合示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工程项目,以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对标建设工作,为学院的产教融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方面可以通过顶层设计,选择与海宁地方产业链能够密切对接的专业资源,开展应用型专业共建、课程和实训实践环节,为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器,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咨询服务和人力资本支撑。相关产业协会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企业资源,建立产教融合企业联盟,组织行业和相关的企业资源,深度融入学院应用型建设的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课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协同育人环节,为学院提供行业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业师等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行业企业资源。

(三)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给传统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疫情倒逼数字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疫情创造了全民“线上生活”长达数月的深度实践期,网络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以及减少人员接触的“代买代送”等模式由“小众”进入“大众”视野。大量新场景应用,催生着数字化新场景,孕育着数字化新业态,一些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场景被深度实践,比如直播电商、智慧工厂、无人零售、无人驾驶、人工智能、VR等。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开展研究,为政府部门抗击疫情建言献策。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时。疫情期间,海宁市人大领导率队来东方学院考察,委托东方学院课题组对海宁市“十四五”时期三大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海宁“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出海宁市在“十四五”时期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从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为海宁市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智力支持。20205月,海宁市委统战部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海宁市工业强市向高质量前进、创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的目标任务,委托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开展《海宁民营经济十百引领工程》专题调研调研课题,课题组走访海宁泛半导体、智能厨电、生命健康及时尚产业的相关龙头企业,对150多海宁家规上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海宁市工业经济发展顶层设计上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名称:疫情背景下浙江高校与企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课题编号:2020YQJY566

                                     浙江财经大学  申屠莉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陈晓阳  吴翼泽